为认真贯彻党的17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市老龄协会将“515敬老工程”建设和管理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为此成立了专题调研组,调研组在XX县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市、县两级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意见,实地考察了朱巷镇、杨庙乡等敬老院,走访了乡镇政府负责人、民政办主任、敬老院院长、部分院民和农村留守老人,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所到之处人们都欣慰地把“515敬老工程”称作农村五保供养的样本。这个样本是怎么建成的?它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了什么经验以及怎样进一步完善样本?就此,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与研讨,现将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合肥“515敬老工程”的新优越
国务院2019年颁布了《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为了贯彻落实《条例》精神,XX市自2019年起组织实施“515敬老工程”,即计划用5年时间,以福彩公益金投入为主,辅以地方财政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力争筹资1亿元左右,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实现我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集中居住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515敬老工程”列为 “三十三项民生工程”之一,以大建设的力度强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以提高集中供养率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五保供养水平。我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0007人,散居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500~336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2640~4560元,高于省定1200元标准。“五保供养标准、敬老院床位总数、集中供养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敬老院规模档次和整体水平”五个全省第一。我市实施“515敬老工程”在全省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2019年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2019年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创新奖”。XX县包公镇敬老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
我市“515敬老工程”项目坚持“全国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