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习题课的尝试
深圳市竹林中学/甘继凤摘自:《初中数学教艺网》八年级数学(下)北师大版第六章第216页布置了两道习题,即A组第6题和B组第2题。编者在这里设置了两级引导学生探究的好台阶,提供了教师发掘教材的好机会。可是,很多师生只是把它们作为两道习题,一解而过,而没有去探究、去挖掘,没有从这里体会数学曲径通幽处的奥妙,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归。而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尝试去这样上习题课。走上讲台,我像以往一样,面带微笑,眼睛扫视了一遍课室。接着我先疏通有关知识,然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直线MA∥NB,点P在MA和NB之间,求证:∠APB=∠MAP+∠NBP。学生很快就作出来了。接着,我又问当点P在MA和NB之外时[如图(2)]又会有什么结果?没一会,学生就得出了结论:∠MAP=∠NBP+∠APB(证明略)。我又问当点P位置不同时,你们还能就本题作出什么猜想?同学们这时议论纷纷。有同学提出来:当点P在MA和NB之间[如图(3)]时,有∠MAP+∠PBN+∠APB=360°。有同学补充道:当点P在MA和NB之外时[如图(4)],有∠NBP=∠MAP+∠APB。师:很好。请同学们对比图(2)与图(4),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虽然两个结论形式上不一样,但它们没有本质的不同。师:可看作是同一种类型吗?。生:我想应该可以。师:那我们就把它们归结为一种类型好了。课上到这里,同学们认为这道习题也差不多了。我话锋一转,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在MA和NB之间有两个点P1、P2呢?你又会发现什么样的结论呢?同学们有的盯着黑板,有的低头思考,个个若有所思。这时有同学悄悄说道(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见了):好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那请你们想一想,每种情况下有什么结论?同学们又议论开了,积极性好像比开始更高了。过了几分钟后,有同学举手回答:P1、P2两点有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图(5)和图(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