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秦兵马俑》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四
1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