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读《天安门广场》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2

 橡树 发表
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小节,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第二部分4-6小节,抓住三个特定的时刻,描写了天安门广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象。

第一小节既可以看做是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又可以看成是整篇文章的总起句。讲了广场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更喻示着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

我在初读整篇课文时,曾经有一个想法:是否需要在“世界上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后面加上“之一”二字。因为,世界上著名的广场还有很多。过于强调“我们”的“东西”是唯一的、最好的,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求“真”,应当从我们做起。也许有人要说,小孩懂什么“国际视野”?可是,我要说,小孩子的成长就在这一点一滴之中。

但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才明白“天安门广场”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作者在这里用词是非常严谨的。当然,如果我们说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广场”时,就要加上“之一”二字。据介绍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面积9.1万平方米,约占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它的“大”、“宽广”、“壮观”,是泱泱中华大气磅礴的象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第二小节写了天安门的近景。重点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天安门、金水桥、华表。它们的特征就是“雄伟壮丽”、“精美挺拔”。

第三小节写的是远景,介绍了四个建筑物——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秦兵马俑》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四
1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