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苏教版国标本教案3篇+练习+资料)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 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齐对(天涯若比邻)
  (2)连起来读两遍。
  (3)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 齐读
   (2) 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
   (3) 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 还是后半句呢?
   (4) 指导朗读,一组同学读前半句,齐读后半句。
  2、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3、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质疑自学。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2、生质疑。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秦兵马俑》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四
1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