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
  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
  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
  6、质疑课题: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
  1、读: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
  3、画:
    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质疑:
    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2、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练习读课文:
    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
  2、交流:
    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课件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⑴ 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秦兵马俑》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四
1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