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苏教版第七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课文的重点显然是在描绘苏轼由“埋怨”而走向“宽慰”的精神轨迹,这正是词人写作时的着力点,也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设计理念]
    如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呢?本教学将根据“文包诗”类课文特点,以苏轼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换位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典词的意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课前准备]
    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师:有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引发
  1.导人。(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又是怎样度过中秋之夜的呢?(随即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苏轼写的有关月亮的文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秦兵马俑》教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四
1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