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使学生明白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教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学生做手脚,只顾了自己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训。
2、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称叙述,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注意这种写法。
3、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吗?谁能介绍一下,你觉得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介绍(可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诸葛亮利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小故事)
明示目标
    那么谋略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生答)为什么这样说?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找找答案好吗?
初始通读
1、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做记号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或者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师:默读完的同学请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导)
3、指名朗读。
品味精读
1、师:把书放下。读了几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问大家,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交流。
2、还有问题吗?学生质疑,互相解疑。
3、谈话:诸葛亮做得对吗?(对于这个主题,四人一组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文或课外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4、组内推选代表汇报辩论结果。
5、现在你对诸葛亮有了怎样的认识?指名回答。
6、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用吗?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实践悟读
1、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教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