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3、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认真听,思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检查:a学生接读文章。b看意思写词语“虎视眈眈、久经沙场、栩栩如生、浩浩荡荡”。(课件出示)
   4、交流: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三、再读课文,内容归纳。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2、小结。(课件出示)试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b、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c、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四、学习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