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qing导入。
   1、激发想象:
   2 、揭题
   3、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
    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建议,课件二(诗歌审美三法: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