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明确信念。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史学家谈迁的故事。谁来读课题?连续指名3个学生读。(他强调的是信念,有不同的读法吗?)
2、点拨:同学们,你们看,一个课题、因为我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读法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汉语的魅力。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齐读一遍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教师补充体会“翔实可信”:原来,谈迁在研究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几本有关明朝的史书事实有错误,他还发现史书对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却避而不谈,“国亡史不能亡”,谈迁立志要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这就是他的信念。齐读)
二、围绕“厄运”,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
厄运:《国榷》书稿被偷。
2、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啊,请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感受深切的语句画下来。(老师相机点评:你们用笔圈圈画画,画下的不仅是记号,更是自己的思考,这是最珍贵的。)
a、出示句子: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1)预设点拨:
●“一百多里”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要连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郑和远航》教学案例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