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叶老师坚守“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以情字当先,通过“情境创设、了解背景、品词析句、感情朗读、启发想象、延伸拓展”等形式触动学生的真情,从而体会诗人丰富深邃的情感。 。
一、情境创设诱情
一开始,叶老师问孩子:“你们有什么梦想呢?”用谈话来引入新课,把本课的重点定格在“梦想”上,紧扣住本单元的主题“心愿”。再加上叶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及种子发芽的鲜明生动的画面,诱发了孩子们想学、乐学的情感。
二、了解背景助情
因为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映了诗人柯岩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黑暗的年代,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永不放弃希望,在黑暗中不断积蓄力量等待梦想实现的思想感情。柯岩并没有把自己的这种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借种子的梦来表达。这种写法含蓄婉转,寓意深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叶老师让孩子们交流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孩子们走进了作者,走进了那个时代,才能领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这就为本课的情感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品析词句悟情
作者的情感往往都渗透在文章的词句当中。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中的词句,如:从“冰冷冰冷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