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   &nb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