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点】
一 了解文章要保持本色的道理
二 能写出一点文采
写作指导
【写作练习】
一 片段作文
【借鉴实例】
【借鉴实例】
二 整篇作文
【示例】
【课外练笔】
写作指导
|
人们常说:下笔比构思还要难。的确如此,因为这是运用语言将构思好了的方案付诸实施,而语言这个东西很实在,一字一句都会对文意的表达产生影响:运用得好,则意显而文畅;运用得不好,则意晦而文涩,其中千头万绪难以尽述。这里姑且取其大者,说说本色和文采。 先说本色。 所谓本色,就是写自己所看见的,写自己所知道的,写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总之,写成的文章里处处都有作者的“自我”在。这虽是就文章的思想内容而言,却跟下笔行文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内容既是作者亲身体验过的,许多话其实早在下笔前就已经蕴积在自己心里,只要语感好一些,略加组织和修改,就能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我们高中生由于好文章读得多些,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有所加深,又有了点写作经验,文章中原有的稚气渐渐消除,内容也渐渐充实起来——这自然是可喜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部分同学的习作里也滋生出“矫情为文”的现象,一到下笔就想:我“应当”看见什么什么呀,我“应当”知道什么什么呀,我“应当”有这样这样的思想感情呀。这么一来,就难免要套用别人的文章里某些“漂亮”的话。这用心大概是好的,但由于未经自己彻底消化,一套用就走了样,不但模糊了文章的本色,连语言也变得混乱了,作文里总杂有一些和全文不相衬的句子。 我们提倡本色,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写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思、所感,不是反对增添新的写作素材,也不是反对借鉴他人的文章。一个人文章的本色,正如他(她)的个性一样,总是处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之中。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养成高尚的情操;在借鉴他人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