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兵车行① 杜甫 杜甫自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住在都城长安。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贫困,使他开始正视现实,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认识逐渐加深。从此,反映人民的疾苦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写下不少传世名篇,《兵车行》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并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学习时要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领会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课文 注释 练习
| |
课文: 车辚辚②,马萧萧③,行人④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⑤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⑦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⑧。或从十五北防河⑨,便至四十西营田10。去时里正与裹头11,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12流血成海水,武皇13开边14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15,千村万落生荆杞16。→ |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省),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