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写作,生活经验的积累——新课标作文教学有感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同行常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开头;甚至有少数同行急于求成,在考前帮助学生猜题、押题,鼓动学生背范文等等。当然,这些做法不能说对写作一点作用都没有,有时也能与所考题目撞车。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肯定是行不通的。笔者以为,要真正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终生受益,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无数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就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也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

一、“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7—9年级(初中阶段)写作提出的要求。

在平时的写作中,不少学生写出的习作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甚至造假。明明没有去过某地,却煞有其事地写自己去过;明明没有助人为乐,却写自己有一天帮助盲人过马路,以致连上课都迟到了;明明没有亲见老师在家加班,却在作文中有鼻子有眼地写老师是如何批改作业 、备课到凌晨的……。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少语文老师对此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以为只要学生能写出来就已经不错了,何必强求每事都目见耳闻?试想,这样下去,即使学生写得再多,又有何益?笔者还发现,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大作文也写了七、八篇,但没有一篇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大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长期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何谈提高?其实,只要做教师的,放开视野,敞开胸扉,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火热的现实生活,关注现实人生,就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注自然,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山河日月,花鸟虫鱼,春夏秋冬,随处都是学生可涉猎的范围。初语教材中,就入选了大量的这样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小麻雀》,峻青的《海边仲夏夜》等。关注社会,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尤其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写作素材专辑(307)
写作素材专辑(306)
写作素材专辑(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