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外国语学校 周瑾
摘要: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需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别是语言的个性化。教师应倡导作文语言的个性化。
关键词:个性的差异 个性化语言
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最繁重的工作莫过于批改学生那厚实的作文,而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看到一篇篇让人感觉为之一振、眼前为之一亮的作文,可每每翻阅那厚厚的稿纸,总感到死气沉沉,毫无新鲜的感觉。回想学生在作文课上写作时也是持笔茫然、笔下生涩。最近看到一生习作《从无从下笔说起》,文中写道“面对熟悉的作文纸无从下笔……内容尽是些陈词滥调,缺乏新意,连自己都觉得呕心”,而且这些内容还是“正着写,倒着写,今儿写,明儿写”,再也没有新鲜感和创造性。再看一些相关的报道:一位语文老师对30篇《我爱我家》学生作文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用的词语不超过200个,成语、俗语很少见,更不用说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了。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语文教师,现在学生的用词太简单、太贫乏了。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亟待倡导语 言个性化。所谓个性化语言就是指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是特定的“这一个”,是其他任何人都难以替代的。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把陈腐不堪的知识当作学问,到处卖弄,满口“之乎者也”,即使在小孩子面前也不例外,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
其实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存在着千差万别,因而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而由这些个性各异的人写的文章当然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这些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当我们用模式化、肢解的方法来分析文章段落,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方法来搞阅读鉴赏,就会把生动活泼的语言搞得枯燥乏味,也会倒了学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