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视 题 目
——四步审题法
【目标取向】
●明确题目的具体限制。
●了解题目提供的自由写作的空间。
●把握题目的中心词:即抓住题目的核心意思。
●开拓题意。
【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一
“考作文你最怕什么?” -
“当然是跑题偏题啦!作文写得再好,一跑题,连及格分都拿不到。”
“要是自己出题自己写就好啦,保证不会跑题。”
“做梦去吧!”
问题描述二
一位同学就跟我讲了他在考场里的尴尬事:拿到作文题目以后,还没有想清楚题目的要求,就匆匆下笔,写了一大段之后,才发现不符合要求,于是不得不全部划掉从头再来。当时,又紧张又尴尬。
问题描述三
还有同学问:我要是能问命题人几个问题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知道写作文时该注意一些什么,就可以避免偏题跑题的大问题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唉,我该怎么办!
问题描述四
老师说过,最好在审题的时候就能够领先一步,首先赢在起跑线上。我一般能做到不跑题不偏题,可是怎么领先一步,我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方法描述】
我们当然不能自己出题,也不能事先知道题目,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想一想,通过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摸清出题人的要求和想法。
一道作文题可能包含着哪些信息呢?
简单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主题的限定。比如《母爱》,是通过对一位“母亲”行为和言语等的描写,刻画可亲、可爱、可敬的母亲形象,来赞扬或歌颂无私又纯洁的母爱。如果写成了反面文章,比如母亲的溺爱,不负责任的母亲等,与题目的要求就正好相反了。
二是取材范围的限制,人物、景物、事件、发生时间、经过、场合、活动范围等。比如《我和我的家庭》,就有人物、地点、关系等限定,抓住了这几点,就不会出问题了。
三是看题目里联系实际、生发主题的线索。作文不仅反映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一个人的思考水平和成长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一般的作文题,都暗含了这方面的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