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龚遂治渤海郡》教学案例..


张守军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册文言文,史传故事,记叙了西汉循吏龚遂在渤海郡太守任上稳定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事迹。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共三篇史传文章,已学了出自《史记》中的《李广》一课。《史记》与《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写法相似,因此,学此文可以说已有了基础。

<三>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认识封建社会“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的社会现实及龚遂治渤海郡成功的原因。

3.掌握传记文学中通过记言记行表现人物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1.鲜明的文章主旨——龚遂的安民思想;

2.准确理解重点词义

<五>课时安排及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录音机 录音带

<六>教法、学法的设想运用:质疑引导、点拨深化、模拟角色、情景再现

<七>教学流程及课堂实录

一、导入  新课:

放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主题曲,引发文章的主人公龚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知道,是《宰相刘罗锅》。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刘罗锅是个什么人物?

生:他是个不贪钱、关心百姓、很正直的清官。

师:对!像刘罗锅这样不徇情枉法、关心百姓的好官在西汉时期叫循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位记载在《汉书》吏的好官——龚遂。

1.板书课题

(环节分析一:如此引入,能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简介《汉书》及班固

布置生读注释①后,师补充:《汉书》:汉高祖(公元前206年) 229年 王莽地皇四年(23年)帝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

班固:东汉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父班彪,弟班超,妹班昭,《汉书》后期由妹班昭完成。

3.解题

让学生看p171注释⑦,了解渤海郡所处的位置,得到初步的印象——渤海郡地处边境(西汉时期)。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生速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字;②把读不通的地方标出来。

2.放录音:要求:解决自读时遇到的障碍;

3.再自读:要求:①朗读;②正确并流畅

4.提名读:由学生纠正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例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陋室铭》“连环——顶针”提问教案设计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