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也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吗?
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课程资源状况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往往很不平衡。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重点中小学比一般中小学优越。大致说来,广大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方面看,即使是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所以,目前对于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意识十分狭隘。其实,许多不同的材料,如果从课程实施条件的角度来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别,而如果从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许多不同的资源在教育价值上则是同质的。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