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江苏盐城师范学校 李天松

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或结合其他学科)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并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提高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实施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学会拓展自己的精神视野,加深自己的人文修养,充分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辩力,造就自己的语文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1.课程改革、新大纲及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国正在酝酿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新课程计划,还是新教学大纲、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当前接受学习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课程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它要求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境界,增强发展性学力。这些都促使语文教育者要从“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因此,创设和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