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初三语文总复习之专题复习

一、词语: 
1、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把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带有赞美、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做褒义词,如坚定、顽强等。 
带有贬斥、厌恶、不定、轻蔑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如毒辣、折磨等。 
不带褒贬感情色彩,既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类词是中性词。如结果、影响等。 
词的感情色彩有时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褒义词可带上贬义,贬义词也能带上褒义。如狡猾、标致等。 
2、词语解释常用的方法: 
(1)描述式解释: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来描述词语的意义。 
(2)用熟悉的同义词解释。如:“少顷”就是“一会儿”;“徒手”就是“空手”。 
(3)先分解后综合(即拆注法),就是先分别解释构成词语的较难的部分,最后综合概括。 
(4)语源解释法:就是既指出词语的来源(出处),词语的本义,又说明了引申义。 
二、语法: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