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呵护个性,作好阅读“导游”

魏 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设性规范,将过去的文本主义的僵化的教条转变为充满主观能动性的人本主义方法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阅读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阅读原本就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以读者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面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阅读的教学中,文本意义的建构应当由学生在充分能动的基础上自行完成,这才可能达成有效的教学目的。
基于此,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发挥上进行了探索的尝试,现将部分心得总结如下:
一、 发源于原积
阅读课的准备不同于其它,狭义上理解是仅就一堂课的内容进行材料的收集与预习,而广义上看,学生在课内外所有的阅读行为,乃至其个人在校园内外日常生活经历中的点滴积累,都是一种准备――准确地说,是一种储备。
为了拓展他们关注社会的视野与深度,建议阅读《南方周末》及《环球时报》,为了让他们能从书面和图片去体验都市与社会的前沿动态。建议他们阅读《新周刊》……除此之外的中外经典名著则从缩写本到原著进行阶段式的必读安排,而诸如《中学生作文》之类的读物,则完全用于横向比较时的参考范文。
在以大量课外阅读为基础的“先期导入  ”工作之外,是给他们的另一项建议 生活观察。无论任何事物,都可以进入“生活观察”的范围,而后必须进入周记的内容。
这两种“储备”手段的核心,就是必须以“真心、真身”去阅读与经历,并得出“真感受”,不论是随手记在报刊、杂志上的点滴心得,还是写在周记中的观察思索,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话”,统统予以高度评价,以鼓励学生对这两项“储备”工作的热情。
自接手初一七班起,我便有意识地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引导,从文本类型到作品风格到相关链接资料的查阅,都予以有针对性的建议。由于该班学生日常的自主阅读完成较高,每有阅读课时,都能有较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