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的教育刊物都在探讨创新,各级各类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不断地推出各种所谓“创新教学优质课”,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也不少。这充分说明“创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 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语文·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 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
当前的语文教学是较为死板的,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制约语文课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教学,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有学生用这种怀疑的口吻问我这个问题。
我无以回答。我总觉得,以有用无用来评价语文,实在是难以看出有多少合适的答案。
论考试得分,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得直接。论学习热情,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会外语已经成为某些招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效率,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如细雨润物般的耐心已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适应。
语文当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