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主题阐述
一次思想品德课堂正在上“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这个内容,当我讲到“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只有做到我为人人,人人才会为我”。这个时候有个学生嘀咕被我听到了,“那可不一定”。我就叫他起来,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振振有词:“老师,你讲的大道理,其实我也懂,但现在社会上有些事情是你大道理没办法解释的。你不是刚刚说什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个新闻事件你知道吗?有个小伙子去救助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诬告为肇事者。真是好心不得好报。”一些学生马上附和赞同。由于马上下课,我只能强调了“社会上好人总比坏人多,人间正气自永存”就草草结束了。但学生的那句话深深烙在心底,“老师,你讲的大道理,其实我也懂,但现在社会上有些事情是你大道理没办法解释的”。扪心自问,其实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者的我,自己也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我对这个问题是否有了明确的答案呢?
当前纷纷扰扰的社会,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我将怎么去做,是否能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怎样去做。假如上述的那个课堂冲突还会发生在明天的课堂上,那我现在该怎么备课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去面对,在可能出现“好心不得好报”的情况下,如何做出价值选择判断?又如何去义无反顾的选择内心的善良?
带着这些问题,我选择了此次开课的课题——“善良”,并取题为“坚守善良”。与其,我们课堂上苍白的去给学生说教,不如我们正视问题的存在,把它搬到台前,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见解,从而达到激起他们对问题的更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八上思品《与人为善》第二节——“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热心助人自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同时在付出的时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次心灵净化,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快乐和幸福感。八年级的学生大多保持着单纯善良的秉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