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材分析:
本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发,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人治”的危害及“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通过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到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树立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到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能力: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和规范,具备基本的辨别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认识到任何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知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重难点、
重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难点: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学习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初步感悟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宪法的相关问题。了解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国安邦”方面的具体体现--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环节二、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87---p91页。思考: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的?
(2)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
(3)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体现在哪些方面?
(4)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
(5)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模范的遵守宪法?
(6)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