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识记:知道人才的含义及成才的关键;
2.理解:掌握人生有价值追求的三个方面
3.运用:树立正确人才观和价值观,并学会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生有价值追求的三个表现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
【学习过程】
一.名言启迪:
xx总理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 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总理的这段讲话,给我们有怎样的人生启迪?
二、故事感悟:
1、1974年,十几岁的许振超初中毕业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1984年,他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许振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门机,到90年代开桥吊,再到新港区主持现代化大型桥吊的安装,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换代。许振超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每天随身携带“三样宝”:一本翻烂的字典、一个笔记本、一台手提电脑。工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使许振超从一名工人成为专家。他创造的装卸“无声响操作”成了青岛港装卸工序的行业标准,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的“振超效率”令世界惊叹。
2、孔祥瑞,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51岁,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一队队长、全国劳动模范。1972年,孔祥瑞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他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把工作岗位当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发作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XX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