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解答政治主观题的三要素

在高三政治课高考复习中,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答主观题的能力。在复习阶段,高三政治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组织学生搞好基础知识、时政热点的复习,搞好高考模拟训练,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解答主观题能力的提高上却与老师的期望相差很大。这里面既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笔者无意于探究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能力难以提高的具体原因,只是想把自己关于解答政治主观题的“三要素”复习教学体会总结出来。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是答题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是由设问规定好的,看不清设问的要求,“差之毫厘”,往往会导致所作答案“谬以千里”。

  例:一道关于反对xx的材料题,设问是:从公民的角度讲,为什么要反对xx?

  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多数人调动了政治常识“一国两制”这一框题的知识进行回答,把坚持祖国统一、反对xx的原因和意义讲得非常清楚,可是,我却不能让学生得分。学生不服气,找我论理。我告诉学生,课本中“一国两制”那一框题中关于坚持祖国统一、反对xx的原因和意义,是党和国家的立场,而题目的要求是“从公民的角度讲,为什么要反对xx”。学生恍然大悟,我当即请学生想一想:政治常识课本中哪个地方讲了关于公民的知识,特别是讲到了关于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学生马上从头脑中搜索出政治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第二框题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知识点。我让学生用心体会一下,解答主观题看清题目设问的要求有多么重要。

  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学生解答哲学主观题时,常常会把设问的要求弄颠倒了。如某主观题的设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进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一些学生解答时却用了辩证唯物论部分的知识进行回答,回答虽然有理有据,却属于无效回答。其中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平时就不懂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但多数学生是因为没有仔细看清题目的设问要求。

  &n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2019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新课标必修3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