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9届高考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解析复习

XX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学科考点解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测试内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二.◆考点梳理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从根本上讲: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在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表现在: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⑤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注意]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这四个知识点是从不同侧面来说的,不能混淆。 【考点2】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原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因为: (1)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要求(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意义: (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2019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新课标必修3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