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尊重,爱护,启发

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却不这样看,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
    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和估价后进生。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心理状态,使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得到发扬光大。
    我班有一个典型的双差生王某。因在小学时自由散漫惯了,进入中学后,他的坏毛病依然未改,不服班干部管理,甚至顶撞老师。因为家里有钱,他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样样都干。进入初中的第一天,他就与初二的一名男生打架。平时看到谁不顺眼,轻则张口就骂,重则拳脚相加。上课吹口哨,扰乱课堂秩序;下课纠集一伙“哥们儿’寻衅滋事。同学们敢怒而不敢言。老师们说他是一匹害群之马。
    对于这名双差生,我没有放弃,没有严惩。我采取了与他交朋友的办法,和他多接触,一起参加他喜欢的体育活动,使他从不愿意接近我逐渐变为愿意亲近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我与他一起散步。交谈中,他终于向我道出了他“野”的缘由。原来他是一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尽管现在的养父母百般宠爱他,把他当“小皇帝”,但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抹不掉的被遗弃的自卑感。于是,从小学三年级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后,他开始厌学,进而逃学,上课捣乱。老师批评他,责骂他,他当耳边风;到他家告状,他离家出走,几天不归,害得他养父母四处寻找,苦不堪言。每当见到别的孩子跟亲生父母在一起欢愉时,他就心生妒嫉,进而产生仇恨。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
老师的三重收获
独特的育人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