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问题提出】:
我们苏教版的这套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学段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如四年级有用列表法整理信息、用画直观图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以及用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五年级有“一一列举”的策略和“倒多来推想”的策略等,六年级有替换法、假设法以及转化策略等。这些策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学生通过学习,能不能把这些书本上的策略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策略,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利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这些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体会策略,理解策略,感受到策略的实用价值才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执教了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这一课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因此,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在一一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
首先,例1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结合情境,感性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奋剂。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认知冲突。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如果你是王大叔,会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牢牢抓住了学生,使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不论学生是采用摆小棒还是填表,其实学生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知识点归纳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