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数》一课的教学反思
《实数》一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由于实数涉及的理论较深,数的概念又比较抽象,这些概念看似简单,学生要真正掌握还是有点困难。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一个探究:用计算器将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探究,发现这些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为了说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我随口又说出:请用计算器算算10/7是什么样的小数?
生: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意见明显不一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等于1.428571428,不循环。
噢,我明白了:计算器上最多只能显示出9位小数,是个近似值。
于是,我赶紧让学生将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定为5位,再看看结果是什么?
生:1.42857
师:可见,计算器上的值是10/7的真实值吗?
生:······
师:自己用除式笔算一下。
生:循环小数。(大家终于心服口服了)
接着,我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究√2 用小数形式表示为多少?
部分生:1.414213562 ,也为有限小数。(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师:请将你的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为3位、5位,看结果如何?
生:1.414,1.41421
师:那么能否认为√2 到底等于1.414213562,1.414,还是1.41421?
生:······
过了一会,有一生突然说:“都不等”。
师:为什么?
该生:将这些数平方后都不等于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我有点惊讶,连我也没有这样去想。
······
课堂仍在继续。
下课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机智表现仍在脑海中浮现。心中一直在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活动中有所收获、得到发展,受到启迪······”让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