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的得与失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分数。难点是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根据本班实际,我设计了情境导入,动手实践,收获交流等教学环节,就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有以下体会。
一、情境教学,唤起激情。
  上课一开始,我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汇报学生上网收集“分数的产生” 的有关资料,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的时,我又让学生根据本班的学生人数为素材,说分数,又激起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当老师问到前一排的5名学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时,一名学生说是5/55,而有一名学生十分肯定的说:“是1/11。”这个答案让师生十分惊讶。这说明有些孩子的思维已能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从抽象到“升华”。对于这样的答案老师给予肯定,很多学生也表示认同,道理虽说不清,但直觉告诉我们答案准确无误,为以后学习约分埋下渴望的种子。
二、动手实践,感悟分数。
  在学生已初步感知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亲自创造分数,对学生提出要求,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得到不同的分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用手中的材料表示出不同的分数,他们再次感受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着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比如:学生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6个小正方体,占这堆小正方体的1/4;还可以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4个小正方体,占这堆小正方体的/6;还可以把24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
三、不应忽视“话外之音”。
  教学中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导”的过急,应让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比较分数大小》的教学反思
反思“吨”的教学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