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感
id="fontzoom" style="word-break:break-all;Width:fixed">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感兖州孔子学府 李林生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教材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既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教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于新的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由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而获得知识转化。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性学习,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的使用要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使之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应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课程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来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学生德育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新时代的国家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德位于首位,一个人有 “德”才有可能符合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才”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进行教学的目的;而过度强调才能是不可取的;而一个才能很高,但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不为社会进步服务),是社会所尽力避免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