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邵宏锋

 
  师:请大家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大屏幕,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师指屏幕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这个词语,请大家找一找,行吗?
  生:(用很快的速度找到并举手)
  生:是“中华不振”。
  生:也是“中华不振”。
  生:我觉得还是“中华不振”。
  ……
  师:(在课题下方板书“中华不振”)请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中华不振”。
  师:在课文当中,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这个词语的意思?把它划下来,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地方,来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师:(读书声慢慢地安静下来了。)划下来了吗?(走近一学生)你划的是哪一处?
  生1:我划的是“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而不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师:如果是在别的地方还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是在哪里?
  生:这是在中国。
  师:是啊!这就是“中华不振”。
  生2:我划的是第八段“一问才知道……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学生在读时,教师及时为学生正音:惩处、训斥了一通)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师:非常好。从中国妇女的遭遇当中读出了“中华不振”。
  生3:我划的一句话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师正音: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这是中国的地盘,为什么中国人要“闯”进去,而不能光明正大地进去?这就是“中华不振”。
  师:从一个词语当中也看出了“中华不振”。
  生4:我从“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从现在开始》课堂实录
草原
《捞铁牛》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