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幼儿多老师少这个局面,因此大部分班级还不能按照正常规定的班级人数编班,在这样的局势下,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让一日常规中的每项活动有序开展尤为重要,这样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下面谈谈我在一日常规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
一 精心调配座位
一般家长送孩子到教室后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位置坐下,刚到幼儿园工作没什么经验,只感觉幼儿来到幼儿园很吵,即使让他们看书,玩桌面玩具都有说不完的话,很难安静下来。时间一长我就慢慢观察,发现一个家属院的或者家住很近的孩子在幼儿园来也总是坐在一块儿,再听听他们谈论的什么?来到幼儿园后还在谈论昨天下午一起玩的话题,很难让他们安静下来。于是我试着了解了每个幼儿的家庭住址,尽量让家住得较近的孩子到幼儿园来有一点距离感,这样就避免了他们在幼儿园来喋喋不休的说话,总不能认真干每件事。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让活泼好动一点的孩子和相对安静一点的孩子坐一块儿,这样他们的性格也可互补,在室内游戏时活泼好动的孩子可带动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起游戏起来,教育活动时,相对安静的这些孩子也能带动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就这样让孩子搭配坐着,我发现组织教育活动时也特别轻松了,老师在引导时,他们也能认真倾听,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不再像以前不停的吵闹,几分钟要维持一下秩序。也避免了幼儿之间发生抓伤,打闹的现象。
二 榜样的力量无穷
我班幼儿60人,排队走步,跑步时总是乱糟糟的,前面的幼儿始终能四人排好队,整齐的走着,可到了后面已经面目全非,像池塘里的蝌蚪,东一个西一个。这个时候我总是提醒幼儿“小飞,你能走整齐吗?”﹑“明明,你能对端吗?”这似乎都只能管两分钟,过后又是一盘散沙。于是我想换一种教育方式吧。一天早操,在我的视线搜索中我发现了一两名幼儿走得很好,昂首挺胸,随着我口哨的节奏有力的迈着小步子,我赶紧大声的有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