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3篇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范文1:

  去颐和园游玩,了解他的历史故事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下颐和园一个比较重要的景区——颐和园仁寿殿,据说那是帝后夏天到颐和园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

  慈禧“垂帘听政”后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在颐和园仁寿殿大殿的后壁,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

  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看来这颐和园仁寿殿还是小有故事的哦,你是不是也想亲自去看一看了!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范文2:

  进仁寿门是仁寿殿院落,而迎面却是一块高丈余的湖石挡住了视线,此石称“寿星石”,原是嗜石成癖的明朝官吏米万钟勺园中的珍物,光绪年间移至此地,成为仁寿殿院内的一块天然屏障。寿星石后,庭院正中是一只铜质异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身鳞甲,造型别致,这就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此麒麟原为圆明园之物,后迁至此。原为一对,其一被毁,此只麒麟前腿亦带伤痕。庭院中还对称排列了四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北京的导游词范文精选
北京一日游导游词
颐和园仁寿殿导游词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