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征文作品:我的教育梦

  什么是教育?关于教育的定义,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等等,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些定义都是从一个理想的高度来说,现实的骨感就在于它总是与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

  让我们来看看如今中国教育的弊病,教育的不平等,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对立;教师未能起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未能因材施教;家庭理想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冲突;学校教育对学生天性的扼杀;凡此种种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讯息:教育需要革命,教育需要重视。

  当前中小学过分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了人文和情感教育,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现在的学生虽然很聪明,却难以从课堂上获得道德和情感的东西,他们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尊重,忘记了爱人,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后怕。如今的我们在呼唤素质教育,给孩子们减压,可是口号虽喊得响,收效却甚微。小学生还是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毕业班还是做不完的试卷,家长们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纷纷要求学校补课,课余的时间也给他们报了各种辅导班,学校要升学率,家长要升学,于是我们继续着从前的生活。

  应试教育下的失败“成果”也有很多,清华大学生朝狗熊泼硫酸,复旦大学生毒死舍友,北大学生跳楼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他们都是经过考试的筛选,成功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象牙塔学习,可谓是天之骄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令我们难以置信,这就是教育的“成果”吗,只注重成绩和分数,没有让学上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刚一听还觉得挺俗套,细想就觉得很有道理,先成人再成才,如果他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那么以后他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反而越是对社会的危险性越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园丁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诚信、廉洁、自律”征文:人生航标
弘扬屈原文化 传播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任劳任怨的铺路石 ——《教师风范》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