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晨露
生我养我的地方是一片炽热的红色土地,无数的革命先辈在这块英雄倍出的大地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燃烧着自己,温暖着他人。那些崇高的理想,那些钢铁般坚强意志,那些令人钦佩的英雄故事,让我成长为一个富有革命抱负的新一代青年。
记得那是一个苦涩的年代,在那个偏僻的乡村。农历十月十五,村里的最大节日,我兴冲冲的提着小板凳往广场里走,因为那里正在放电影。记忆里那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我看得格外认真,影片里那些英勇的战士让我心潮澎湃,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部电影叫《地道战》。我就是在这革命教育影片中度过了一个个夜晚,影片里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净化心灵。在学校里,在书本里,革命故事也一个个的映入眼帘,我为党旗添光彩让我成长成才。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革命洗礼中,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也明确了自己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党对我的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在大是大非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毫无疑问,成长的大环境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共产党员,吃苦耐劳,不畏艰难。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勤俭持家,贤良淑惠。在他们的养育之下,我要成为一名党员的愿望更加坚定更加迫切。
那鲜红的党旗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最好的精神化身,红色的革命气节,工人阶级钢铁般的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呵护下的儿女,让党的生命生生生不息。党旗飘扬的近百个年头里,多少革命先辈在旗织下指引下奋勇向前,无法想象有多少鲜血一次次的将她染红,一面党旗一段历史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为了让她随风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飘扬下去,多少人为之跑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敌人倒在这正义力量的光辉里。
我不无不一次又一次的被那飘动的旗织打动。
进入大学,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XX年4月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