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酒精)的作用
乙醇,是酒中的主要成分。各种酒中乙醇含量最高可达67%。乙醇在体内,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放出7.1大卡/克的热量,可作为机体活动的能源。
乙醇对一切神经有麻醉作用,所以古人曾用酒作为手术麻醉药。但由于它引起的兴奋期太长,大量使用则导致延脑麻痹安全度不够,所以今天已没人用了。不过用酒安神镇静的情况,仍然存在。国外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对于控制精神紧张,酒具有同安定剂相同的缓和作用。
有趣的是酒即可安神镇静,又可做兴奋剂。当人还没有完全失去知觉或因脑贫血而晕到时,喝一小杯含乙醇较高的酒如白兰地,很快就可恢复常态。这主要是由于浓酒直接刺激食道和胃壁,反射地刺激大脑,从而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起到恢复意识的作用。但是,当饮酒过量时,大脑控制功能减弱,使人丧失了由教育和经验得来的谦虚与自制。同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受到影响或消失,甚至视力也常出现障碍。这就是为什么饮酒过量的人会“发酒疯”、误事、出车祸的原因。
适量饮用含乙醇10%左右的低度酒,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但如果乙醇浓度超过20%,则会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的高浓度酒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喜欢饮烈性酒的人,多患慢性胃炎,值得注意。
发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感冒的妙方,而酒可以使人体温增高,引起发汗。《本草纲目》就有烧酒温饮治“阴毒腹痛”和用烧酒浸猪脂、蜜、香油、茶末治“寒痰咳嗽”等的记载。在欧美及日本民间,也有用酒治感冒的习惯。例如在欧洲,人们就常让患感冒的孩子服用热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