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钊 授权发表 | (550025)贵州大学北区理学院数学系吴茂念转吴茂钊,0851-8777737 13984160188 e_mail: qq:125703547 |
野生食用蔬菜简称野菜。在贵州系指高原山区各种不同的地貌、植被、土地和气候等类型环境中,自然分布和生长,未经人工栽培而作蔬菜食用的一类野生植物。故称山菜,也称山野菜。比如说,阳藿即是其中的一种。
阳藿学名蘘荷,英文名zingiber mioga(thunb.)rose. 别名野姜、蘘草、茗荷、苴*等,属食用陆生种子植物的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贵州各地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阴湿处,现农家亦有移栽至房前屋后的。周边的四川、重庆、湖南和广西等省区部分地区也有阳藿。
阳藿数茎丛生,植株高0.5-1米,根茎淡黄色。叶2裂,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多少散生紫红色细点,叶面光滑,背面叶脉两侧疏被长柔毛,叶舌两裂,膜质,长2-4厘米。地下茎匍匐生长,向下抽生肉质根,其上发生大量须根;向上抽生紫红色嫩芽,见光呈绿色,叶鞘紫色,紧裹嫩芽(俗称阳藿笋),叶鞘散开后,茎叶生长,花轴伸出,花密集成穗状花序,椭圆形,长3-5厘米;花由紫红色的鳞片包被。花分为大小3瓣,淡黄色,被白色假种皮。花期7-9月,果期9-11月。同科类似品种有野阳藿,学名阳荷,英文名z.striolatum diels. 别名白蘘荷。其根茎白色,较瘦细;叶具柄,长0.5—0.8厘米;总花梗短,长可达5厘米,具2—3枚鳞片;花紫色,唇瓣倒卵形;生长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林荫下。
阳藿的食用部位为花茎和根茎。花茎的轴和鳞片呈浅绿白色,故民间称白阳藿。6月起采收食用嫩花茎,9—10月可采收食用其花,冬季可挖采其根茎。食用阳藿具有治胃病,消化不良的功效。
阳藿根茎含有α-蒎烯、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