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从非洲中部笔直穿过,形成别具一格的气候特征和风土人情。在非洲,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要算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了,从首都出发沿柏油马路朝西南进发,大约在120公里处就会穿越赤道。为引起过往车辆行人的注意,有关部门特意在马路两侧修建了“赤道圈”,在路面上划了一道粗黄色的赤道线,把赤道打扮成一个小小的旅游热点,过往车辆每行到此,大都知情会意地停下车来,在赤道圈照相留影,在赤道的路边商店买工艺品纪念。这还真的让人大长见识。
赤道附近的物产特征与风土人情直接与赤道气候有关。赤道附近地区终年气温高,湿度大,阳光充足,闷热多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5至30度,且气温变化很小。当中国北方进入严冬之时,赤道仍旧是艳阳高照,强烈的阳光直刺得眼睛都难以睁开,当戴上墨镜观看时,眼前竟是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再朝附近一看,由于得天独厚的阳光雨露,周围的草木也比别处的明显繁盛,香蕉林也格外繁密,以至于香蕉个大体肥,能顶普通香蕉两个那样大,一棵香蕉树的果实可重达三四十公斤,我就看见当地农民用自行车一次最多才能带上三朵。
据随行的当地黑人朋友介绍,这种香蕉已经不是水果,而是“粮食”了,当地人称这种香蕉为饭蕉,以示与作为水果的香蕉相区别,饭蕉的味道也远不如作为水果的香蕉那样香甜可口。既然是粮食,那就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加工,否则不但味道苦涩而且很难消化。加工的方法是,先剥掉那层厚厚的香蕉皮,然后用香蕉树叶将一大团黄色的香蕉肉紧紧包裹在一起,再放到锅里蒸上大约一个小时。吃时再配上一点下饭的佐料或是小菜,吃起来不甜不腻,口感爽人,初吃时还能让人上瘾。此日,我有幸品尝了这种非洲居民的主餐,不知是第一次吃还是喜欢它特殊的味道,我似乎对其情有独钟,一连从硕大的香蕉包里挖了好几次,直吃得打饱嗝方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