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庭是很严肃的地方,不可以被轻易搅乱的。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供你参考。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法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常活动和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1)从犯罪时间看,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法庭开庭审理过程中。

  (2)从犯罪地点看,本罪限于开庭审理案件的法庭内。

  (3)从犯罪行为来看,须是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所谓聚众,是指聚集、纠合3人以上的多人。

  (4)从犯罪的结果看,必须是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严重扰乱法庭秩序。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且仅限为自然人。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实施该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信任的态度。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本罪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其构成必要条件,只有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才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因此,对那些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不严重的,经劝阻、制止,停止实施扰乱行为的,不应认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

  2、本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主观罪过形式方面为直接故意,也即行为人决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希望自己的行为干扰法庭秩序。因此必须把那些由于情绪激动、亢奋,或者性格爽直或坚持自己的看法等原因而一时在法庭开庭审理案件中说话声音过大,行为有所不当,或言语有所过激的情形与扰乱法庭秩序罪区分开来。前者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扰乱法庭秩序的直接故意,所以不宜也不应作为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庭审中与法官辩论技巧
辩论赛有哪些经典技巧
辩论中说话的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