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所见》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情景】
  袁枚诗作的《所见》描写了一个乡间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乐地边唱歌边放牛,突然间见到了一只蝉,想把它抓住,所以闭上嘴巴,跳下牛背这一动静结合的有趣的画面。
  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我是这样骑黄牛的。
  (边说边做动作)
  师: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得意的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 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
哦!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
  生:(骑黄牛,读古诗。)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生: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
  生: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让学生观察画面和联系诗句。)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生:还有诗的后面说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住蝉。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一年级语文四字词语复习(四字词语及写词语)
让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语文园地二》课后反思
学生阅读起步阶段的语感培养——兼谈《看菊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