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复习课》导学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本第六册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学生准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二年级的两位同学却因为自己的高矮闹矛盾,你们愿意用自己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吗? 
师:事情是这样的,二年级体检后王东的身高是1.3米,李明的身高1.30米, 他们都说自己高。(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判断并说说判断方法。
师:在判断时,你用到了哪些知识呢?
师:对,咱们班的同学真棒,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了。
师:看到这些小数又让你想起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师:很好!今天咱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问题创设复习情景,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就有数学。引出复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本再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结合板书进一步引导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周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