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方法与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活动中,感受教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价值性,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袋、服装图片
设计理念: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引入教学,以“我”的问题解决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在实验活动中,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环节

设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创设握手情境,引出“搭配”问题,引导学生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揭示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动脑思考。体会有序思考问题的意义。

以熟悉的握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和铺垫。

活动一:搭配衣服

1、引导学生思考1件上衣、2件下装有几种搭配方法?

2、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2件上衣2件下装有几种搭配方法?

②启发学生记录搭配的过程。

③引导学生结合搭配记录理解搭配衣服的方法总数。

3、①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2件上装,3件下装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②启发学生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记录搭配的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数量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说出想法。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实践搭配的过程,寻找搭配方法。

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录搭配过程。

学生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感受1件上衣与2件下装搭配有2种方法;2件上衣与2件下装搭配就有2个2种,也就是4种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周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