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回顾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本章中的概念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线段的中点定义。

3角的两个定义。

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5互余与互补的角。

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

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

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

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

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

例2 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

2线段的和、差、倍、分。

例3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到D使AD=BC,那么线段AD是线段AC的( )。

A. B. C. D.
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
例4 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则MN=2+1.5=3.5

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

例5 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圆的方程
曲线和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