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初知课文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此点为本课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点在本课只是有所展示,其实并不是本课所重点突出的目标)
3、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传统文化。(此点为本课教学最根本目的所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本单元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三国时曹植的《七步诗》、唐王昌龄的《出塞》,还从《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认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点儿阴险狡猾的周瑜,从《史记》的《将相和》中认识了知错就改的廉颇,勇敢机智、识大体顾大局的蔺相如,从《西游记》的《猴王出世》中认识了活泼可爱、敢作敢当的石猴。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编的课文《景阳冈》。
师板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
1、提出课文主要人物,学习“打虎”部分,感知人物的“勇猛”“机敏”。
①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这篇课文写了谁?(武松)
提起武松,你想到什么?(打虎)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写的武松打虎。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部分在写武松打虎?(8——12自然段。)
②朗读“打虎”部分,体会文章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师生合作朗读“打虎”部分。因鉴于这篇文章有一点儿文言文味儿,又较长,所以全课只设计了朗读此部分,并且,因为一点儿没下水,所以安排了师生合作朗读:即由老师读8自然段,推荐一朗读较好的同学读9自然段,10、11两个自然段由同学们一齐朗读,12自然段由愿读的同学朗读。
读完此部分,你脑袋里留下的是什么场景?(打虎、激烈的打斗场面等等)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