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杀”字了得——《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谈
苏教版第十二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讲述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为了解决部队断粮的燃眉之急,忍痛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给战士们充饥的故事。彭总那舍小义,为大义,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学生读者。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都顺着这样一条路径设计教学,即先让学生细致感受彭德怀一直深爱着大黑骡子,而后再忍痛枪杀大黑骡子,以缓解断粮的燃眉之急。紧紧抓住课文中的这一“爱”一“恨”的矛盾冲突,从而体会到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
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一个尝试,我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我就由长征行军途中遭遇断粮的威胁,需要杀掉包括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来充饥的故事话题引入,而后设疑:杀牲口本来是极为平常而又容易的事情,只需一两分钟,几颗子弹。既然如此,为什么故事中的大黑骡子却这么难杀?这究竟是一头什么样的骡子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去尽情读书,悉心体味,从而感受到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感情很深,大黑骡子任劳任怨,为当时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当学生们体会到这一步之后,我随之引出故事中的一个辩论场景——彭德怀坚决要杀大黑骡子,而他身边的人(老饲养员、警卫员)却一再认为大黑骡子不能杀。这“杀”与“不杀”的争辩贯穿故事始终,并且发人深思,我就让学生们再去细读课文,各自归纳出彭德怀认为要杀掉大黑骡子有几点理由?他身边的人认为大黑骡子不能杀,又有几点理由?通过这样的一归纳,一争论,大家对于彭德怀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便有了深刻而具体的感受。
一篇课文,一个“杀”字,还有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也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龙袍陶立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