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海燕》设计13

9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设计思想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  

2.创设自主学习探究情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1.搜索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2.读文自主扫清文字障碍。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课下要求大家搜索了关于高尔基的一些资料,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散文诗《海燕》。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生交流材料后,师归结(投影)。  

1.介绍作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柯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伟大代表。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加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写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2.写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于19XX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夜,当时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强对人民革命运动的镇压,当时身在彼得堡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沙皇政府镇压行为的残暴为了热情地歌颂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  

三、感情朗读,初步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生听读。  

2.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情感。  

3.指生朗读,生生评价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活板》